首页 > 媒体聚焦

丹江:秦雄楚秀一江流

发布日期:2018-05-29 17:55:51     来源:商洛市水务局     作者:转自《陕西日报》         浏览量:16381


丹凤县竹林关镇银花河汇入丹江

八百里丹江从这条涓涓细流走向波澜壮阔

商南县金丝峡镇太吉河社区保洁员张善贵正在捡拾河道里的垃圾

丹江百里生态长廊工程


(本报记者 郑斐 文/图)丹江,发源于我省秦岭凤凰山南麓,流经商洛市商州区、丹凤县、商南县,于商南县湘河镇梳洗楼村出陕,随后向南,流经河南省,最后在湖北省丹江口市汇入汉江。丹江全长443公里,是汉江最大的支流。
  丹江,古称丹水、粉青江、黑江。据传,尧的长子丹朱死后葬于此地,故得名丹江;又一说,此江产“得者多寿”之“丹鱼”,故名丹江。明嘉靖年间编纂的《陕西通志》卷八中记载,李秀卿排列天下20条名水,丹江排名第15位。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商洛这个地方从文化方面来讲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交融的地方,集中了中原文化的厚重,楚文化的浪漫、艳丽。”
  这就是丹江,天下名水,秦雄楚秀。

为有源头活水来
  4月25日一大早,记者从商洛市区沿着丹江逆流而上,去寻找她的源头。
  陪同记者采访的商洛市水务局河道水库管理处综办科科长王怀祥介绍,丹江共有两个源头,东源从庙沟口向东南流入黑花峪,经铁炉子村至黑龙口与西源汇合;西源来自商州区牧护关镇以东的秦岭,向东南流经郭家店、秦岭铺等地,至黑龙口。记者去的是丹江的东源。
  顺着312国道开车不到1个小时,便来到了商州区牧护关镇铁炉子村西峡组。商洛市南水北调办2013年8月在此竖了一块“丹江源头”的牌子。牌子的对面,住着3户人家,56岁的党会娥住在中间。
  党会娥告诉记者:“从这里到源头还有一段路,原来路很窄,前些年路修宽了。里面的水干净着呢,原生态,我们吃的水就是从里面引出来的。”
  沿着牌子旁边的羊肠小道,记者一行向山里走去。早晨空气潮湿,雾霭弥漫,走着走着,头发上便沾满了水珠,不知道是露珠还是天上飘下来的牛毛般的细雨。
  王怀祥说,这里的村民环保意识很强,没有人污染水源。
  边走边聊,不知不觉记者一行就到了丹江的源头。水,一点儿一点儿从山石缝隙中渗出,一滴一滴在花间草丛里积聚,慢慢汇成一条小溪,磕磕绊绊、又义无反顾地向山下流淌着。有时,甚至看不到水流,只能听到流水淙淙,在脚下、在耳畔,似有似无又连绵不绝,这就是丹江源头。有谁会想到,奔流400多公里的一条大河,竟然是从这样一条涓涓细流开始的。
  记者一行顺着丹江往下走,就到了牧护关镇。牧护关镇是出入商州的必经之路,有“商州西大门”之称。这里地处秦岭山脉南麓,丹江源头,海拔高、温差大,适合大豆等农作物生长。这里洁净的丹江源头水,产的豆腐、豆腐干口味醇正,色香俱佳,柔软筋道,回味无穷。镇子街道两边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支着卖豆腐、豆腐干的摊子。
  据了解,这里制作豆腐干的手艺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全镇大约有200户人家常年制作豆腐干。2014年2月22日,黑龙口豆腐干制作工艺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位刘姓的摊主告诉记者,制作豆腐干的关键是原料和水。他们选用的是当地出产的高山黄豆,颗粒大而饱满,生长周期长,磨出的豆浆营养价值高;用的水就是丹江源头水,清冽甘甜,没有污染。通过传统的加工工艺锅烧,用酸浆水点制,不加任何添加剂,制作人全凭眼上手上的功夫来判断火候及豆腐脑凝结程度,做出来的豆腐干筋道。当地人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招待亲朋,没有荤菜可以,但绝对不能少了豆腐干做的菜。“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足见当地人对豆制品的喜爱。

泉声相送到商州
  商洛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历史上是西北通往东南的交通要道,山清水秀,别有韵致。丹江沿岸又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交融处,引得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吟诗作赋。
  宋代诗人王禹?一生宦海沉浮,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左迁至商州,任团练副使。在商州任上的550天里,王禹?共留下了220多篇诗文。他在丹江边写下传世名篇《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簌,数峰无语立夕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明代徐霞客北谒太华之后,南朝武当,即由洛南县经老君峪,自龙驹寨起航,漂流了龙驹寨以下丹江全程。他在游记中这样描写丹江漂流的美景:“时浮云已尽,丽日乘空,山岚重叠竞秀,怒流送舟,两岸浓桃艳李,泛光欲舞。出坐船头,不觉仙也!”
  厚重的历史文化千古传承,孕育出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贾平凹以故乡为原型,创作了大量经典文学作品。用他的话说,《商州三录》《浮躁》《秦腔》等,“那都是文学的商洛”。

商税曾居全陕之冠
  丹江流过商州区,从棣花镇进入丹凤县。棣花镇因盛产棠棣花而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三过棣花镇并留下“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华”的名句。这里还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故里。在他故居的周边,新建的棣花古镇景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棣花古镇曾是“北通秦晋,南连吴楚”的商於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南宋时宋金对峙的边界。棣花古镇,秦、楚、宋、金文化兼容并蓄、多元共生,既有大宋汉民的含蓄内敛,又有金人游牧民族的粗犷豪迈。
  在古镇上居住的李百善,今年73岁。说起门前流过的丹江,老人打开了话匣子:“小时候丹江水特别大,经常能涨到门前的台阶下。那时候洋货、广货都从武汉运来,上来时靠人拉纤、喊号子,下去时顺水漂,从丹凤龙驹寨往商县(即今商州区)拉。”
  江边的龙驹寨是水陆联运的节点,商贾云集,富甲一方。龙驹寨古镇正街当年分布着数百家骡马店、骆驼场、银钱铺、发贷行等店铺,留存至今有名的还有古镇上的船帮、盐帮、青器帮、马帮会馆等古建筑群。其中最为著名者当数位于丹江北岸的船帮会馆,当地人称花庙,又称明王宫、平浪宫,是船工集资兴建的业缘性会馆。会馆坐北朝南,原有戏楼、拜殿、正殿、厢房等20多间,现存戏楼和正殿。戏台高大精美,上有写着“秦镜楼”3个字的牌匾,其下悬挂“和声鸣盛”牌匾。
  今年80岁的彭银和,从小生长在老街上,退休前是丹凤县交通局局长。在他印象中,这里过去是一个水陆码头中转站,把西北地区的土特产通过水路运到南方,把南方的布匹、青瓷通过马帮运到西北。税收日进斗金,对商洛乃至陕西来讲都很重要。最兴盛时,这个不到1万人的小镇,光卖肉的就有12户、饭馆一二十家,吉氏肉夹馍、陈应国糖酥饼、白建文热豆腐都很有名。一到晚上,街道上人来人往,猜拳的、喝酒的、吃饭的,热闹得很。
  西北大学教授李刚在《明清时期陕西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一书中写道:“清代,政府于龙驹寨设百货厘金总局,征收过境商税。百货榷厘,每年约收15万两,当时‘居全陕之冠’。”

永续一江清水上京津
  在丹江出陕界的商南县湘河镇梳洗楼村,至今仍保存着一通完好的清代护林防火石碑。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农历正月初十,当地齐庆元等8位乡绅在这通石碑上刻下禁止偷伐山林及相应惩罚条款的乡规:“漆树,偷砍一棵者,罚钱一千文,一枝者,罚钱五百文;柴山树林,偷砍一林者,罚钱一千文,砍一担者,罚钱五百文……”乡规约定,如有违反的,“轻则同众议罚,重则送官究惩”。
  商洛自古就有重视生态环境的优良传统。秉承这一传统,近年来商洛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丹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2017年,商洛市初步启动丹江百里生态长廊项目,全面动工丹江干流防洪工程,流域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商洛市和各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顺利完成,一批镇级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项目大力推进,多个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陆续建成,农业面源污染得到进一步治理。丹江河长制全面实施,丹江河道水生态环境进一步向好,流域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省环保厅发布的今年3月全省13个市(区)排名中,商洛城市水环境质量现状位列全省第一。
  在棣花古镇景区附近丹江百里生态长廊,随行的丹凤县水务局副局长曹小虎向记者介绍,在这一段6公里多长的丹江,县上投资6000多万元修建了生态河堤、人行步道以及水里的浅坝。水里的浅坝可以稳固河床,人行步道可以休闲观光。
  商南县的金丝峡是陕南地区唯一的5A级景区,旅游旺季时一天接待游客近万人,环保压力极大。为此,商南县持续推行河长制,分别确定了县级河道总河长、县级河道河长、镇级河道河长和村级河道巡查员,分区分段夯实流域水环境管理主体责任,加强执法监管,有序推进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各项任务的落实。
  采访中,记者遇到了河道巡查员陈栋正在沿小河巡查。小河是丹江的一条支流,全长18公里,沿河各村各组分管一段。陈栋负责大约6公里长的河道巡查任务。他定期沿着河道往上走,看河道里有没有垃圾,河水有没有干枯。“沿河群众基本上没有人往河里丢垃圾。大家明白,如果上游排污,下游还怎么吃水?”
  保护两岸环境、保护丹江水质的意识,已深深融入两岸人民的血液里。
  站在丹江出陕界岸边,看着滚滚江水奔流而下,不禁让人生出几分感慨。丹江,从秦岭源头的涓涓细流到陕豫交界的浩浩荡荡,从商州出发时的秀丽旖旎到商南临别时的壮阔波澜,奔流直下八百里,一江清水汇汉江。水走东南,北上京津。
  丹江,是一条历史河,她写尽了秦楚两千年变迁;
  丹江,是一条文化河,她引得文人骚客吟诗作赋;
  丹江,是一条英雄河,她笑看古今无数风流人物。
  丹江,八百里天下名水,一江收秦雄楚秀。

记者手记

尽写秦楚千年变迁

郑斐
  在采访丹江的日子里,我结识了很多新朋友,翻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听到了许多传奇的故事。这些引起了我的思索,该如何给丹江定位?她到底是条什么河?
  她,是一条母亲河。丹江是汉江最大的支流,全长443公里。她发源于我省秦岭凤凰山南麓,于商南县湘河镇梳洗楼村出陕,随后向南,在湖北省丹江口市辖区内与汉江交汇。然后丹江水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再北上走河南、过河北,进京津。丹江水滋养着4省两市的亿万儿女。
  她,是一条历史河。丹江两岸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沿岸发现有30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0余处古城址、20余处大型古代墓葬,以及残留的古建筑群。《续文献通考》称,大禹曾到商山治理丹江,并将治水有功的契封于商山。据《尚书?禹贡》记载,丹江始航时间当在春秋之前。
  她,是一条文化河。丹江兼具江南女子的秀丽和西北大汉的粗犷。丹江,尽写秦楚千年变迁。自古寻幽探险、畅游丹江者,不乏文人墨客。李白荡舟丹江上游的仙娥溪后吟道:“横天耸翠壁,喷壑鸣红泉。寻幽殊未歇,爱此春光发。”白居易泛舟丹江后写下:“我为东南行,始登商山道。商山无数峰,最爱仙娥好。”
  她,是一条英雄河。丹江背靠商洛险地,前可窥荆、襄一带,易守难攻,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秦楚在此交兵,宋金于斯对峙。
  面对滚滚东去的丹江水,再多华丽的辞藻都显得苍白无力。
  丹江,不仅是一条河。

版权所有 商洛市水利局。未经授权禁制复制或镜像。

网站地图 丨 地址:商洛市北新街 134号 丨 邮编:726000 丨 网站标识码:6110000010 丨联系电话:0914-2389855

陕公网安备 61100202000055号 丨 ICP备案号: 陕ICP备2021006244号-1